近日,位于黔東南州劍河縣的劍黎高速第四標段南孟溪特大橋3#主塔下橫梁澆筑完成,該橋是貴州省黔東南著名旅游區第一高橋,也是劍黎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資料圖】
正在修建的劍河縣至黎平縣高速公路,是貴州省黔東南著名旅游區的一條旅游“大動脈”,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快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當地交通基礎設施條件。
一座座橋梁拔地而起,一條條高速通聯八方,貴州交通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率先在西部實現高速公路“縣縣通”、農村公路硬化“村村通、組組通”。以2012年啟動高速公路三年會戰為起點,貴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推動貴州交通取得歷史性成就,譜寫了貴州趕超跨越“黃金十年”的交通精彩篇章。到2022年底,全省新增公路4.4萬公里,通車總里程達20.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排全國第4名,貴陽成為全國高鐵樞紐之一,形成了貫通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川渝滇等地區的高鐵通道;9個市州均建起了機場。
貴州交通網絡內暢外聯,涌動著發展的活力,大交通使貴州開放格局實現歷史性重塑,為全省搶注機遇推動跨越、開創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平羅高速大小井特大橋
四好農村路暢通致富路
道路暢,鄉村美,產業旺,百姓富。農村公路作為承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貴州全面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將農村交通發展結合“鄉村振興”“四新四化”等戰略目標,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交通發展中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強、安全感更有保障。
“這幾年,村里的路升級改造后,烤煙、水果等產業往外輸送十分方便,老鄉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辨傔h縣尚寨鄉律令村村民林茂海感慨萬千地說到,現在路好了,鄉村路上來來回回的貨車都成了村里的“??汀?。
路寬了、道順了,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在鎮遠縣各個鄉鎮的鄉村,一條條農村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道路兩側的一個個產業基地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一輛輛貨車滿載特色產品從暢通的公路上運往各地市場。
“我每天騎電瓶車去岑鞏工業園的廠里面上班只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非常方便?!贬柨h大有鎮臘恰畈村民楊女士說,以前坐車都需要半個小時左右才能到,這幾年家門口的鄉鎮道路從窄窄的坑坑洼洼的水泥路,變成了可以同時通過四輛小車寬度的柏油路,路寬了,好走了,也節約了很多時間,生活都變得方便美好起來。
我省“四好農村路”歷史性地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問題。在2017年實現農村公路“雙通”的基礎上,加壓奮進、接續發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向進村入戶傾斜,按下“快速鍵”、跑出“加速度”,用不到兩年時間在西部率先實現30戶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近4萬個村寨1200萬農村人口,鋪就了產業發展的“致富路”、子孫后代的“幸福路”。
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著力推動“四好農村路”+特色產業、鄉村旅游、新農村建設等多元融合發展。通過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與農村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打造以旅游路、產業路為重點的“美麗農村路”,將一個個鄉村旅游點串聯成一條條美麗農村交通經濟走廊。
仁遵高速上的大發渠特大橋(省公路開發公司仁遵高速項目辦供圖)
架起連心橋路暢產業旺
2022年12月15日下午,仁遵高速公路正式開通試運行。鮮紅色的橋拱在青山綠水間如蛟龍出海,這,就是仁遵高速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大發渠特大橋。黃大發家的老宅就在大發渠特大橋下,這座橋正以他為名。
20世紀60年代,遵義市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村民絕壁鑿渠,鑿出了一條地跨3個村、長近萬米的“生命渠”,為團結村村民帶來了生機。
但山還是那座山,村里到遵義城里只有蜿蜒的山路,兩個小時路途讓游客疲憊,也讓村里的精品山貨打了“折扣”。想讓發展的夢想走得更遠,路,成了大家最急切的期盼。
2019年3月,仁遵高速正式開工建設,貴州交通建設者憑著對“品質為先”的執著追求,因地制宜、攻堅克難,破題創新。修成一條全長1427米,主跨410米,橋寬33米的雙向六車道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大發渠特大橋。最終建起了一座讓團結村進一步“走出去”的大橋。
如今,一座“天橋”讓團結村徹底打開山門迎接美好的未來。正式開通高速公路后,村民們不管是送土雞產品進城還是游客上門都方便,農家樂的生意有了新盼頭,全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仁遵高速建成通車后,遵義市區到仁懷的車程由1小時30分縮短到30分鐘,這條雙向六車道的城鄉“大動脈”,將使沿線群眾生產生活更便利、農產品外運更便捷,有力促進當地旅游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強勁動能。
同時,將有利于加快黔中經濟區的建設,進一步加強黔北地區與川渝的聯系,對推動遵義市、仁懷市同城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2月3日下午3點,余慶縣境內沙灣碼頭烏江水運2023年“第一船”啟運
建造黃金港內外通經濟強
2月3日下午3點,烏江水運2023年“第一船”啟運,27艘滿載黃磷渣的500噸級貨船從貴州省余慶縣境內沙灣碼頭陸續發航。這批貨物將運往重慶涪陵沿江的水泥廠,總共1.5萬噸。據統計,烏江水運復蘇兩年多來,共發出貨船近1500航次,運送貨物超過65萬噸。
“貴州全省有港口碼頭208個,年貨運吞吐能力3803萬噸。今年烏江水運要力爭完成既定的120萬噸運量?!辟F州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齊說。該集團將進一步統籌全省港口園區和航運資源,推動航道升級、港口建設,全方位服務貴州水路交通高質量發展。
目前,烏江水運已投入500噸級貨船近130艘,運力達6.5萬噸。
該集團將進一步統籌全省港口園區和航運資源,推動航道升級、港口建設,全方位服務貴州水路交通高質量發展。
根據貴州省水運體系發展方案,到2024年,烏江營運船舶將達到200艘以上規模,滿足烏江航道現有通過能力運輸要求。斷航近20年的千里烏江全線復航。改造提升高等級航道271公里,先后建成西部山區內河第一批500噸級沙沱、思林水電站升船機,以及創6項“世界之最”、被譽為“升船機博物館”的構皮灘水電站通航設施。昔日烏江飽受斷航之痛,今日“黃金水道”重現繁華盛景。
貴州沿河烏江輪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公司已啟動重慶涪陵中轉碼頭復建的前期工作,計劃下半年爭取開工建設,該港口將成為貴州烏江水運進出口貨運物資中轉站,為貴州物資南下長三角順利走入海外市場和貴州進口原材料物資輸入提供保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秀云
編輯 申川
二審 楊靜
三審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