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4日發表題為《美國外交在巴以沖突中消亡》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中東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杰弗里·阿倫森。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最近前往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其間最重要的事件卻與他此次訪問無關。布林肯為化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沖突提出的低調建議表明,美國在巴以沖突中的外交足跡正迅速收縮。多年來斡旋巴以沖突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
更有新聞價值和歷史意義的是,以色列一個不起眼的部門公布了約旦河西岸200多個定居點每年增加的定居者人數。
內政部人口登記處的報告指出,僅在約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者人數就已增至超過50萬;在已吞并的東耶路撒冷地區,定居者人數超過20萬。
拜登政府目前與巴勒斯坦的接觸繼續基于這樣的設想:巴勒斯坦安全部隊必須向以色列運送物資,保護以色列定居者和軍人,卻不可能獲得巴勒斯坦期待已久的基本回報:獨立、主權,以及以色列國防軍和定居者退回公認的邊界。自2002年4月以色列發動“防御盾牌”行動以來,以色列安全部隊或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作出大幅后撤都已失去現實可能,美國為巴勒斯坦獲得獨立和主權而牽頭的外交努力已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