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noscript>
  • <table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table>
  • <bdo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bdo>
  • 即時:壽險“老七家”排位不變負債端壓力仍存

    來源:證券時報 發布:2023-02-06 09:05:41

    證券時報記者 劉敬元


    (資料圖)

    隨著非上市險企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壽險業頭部機構的全年業務格局也開了牌。在整體增長承壓的2022年,“老七家”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增減幅度都不大,使得各公司座次未變,這也是近年來不多見的保持排位穩定的一年。

    “老七家”保費收入降速

    近年壽險行業競爭激烈,頭部公司排位變化成為一個看點。不過,2022年“老七家”這一群體的保費收入排序則與2021年一致,并未發生變化。

    其中,中國人壽(601628)、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仍穩居壽險業前三位置,保費收入分別約為6152億元、4393億元、2223億元。位居其后的幾家公司保費收入相對接近,近年排名屢有更迭變化,2022年則延續了2021年的位次。泰康人壽自2021年升至第四位,并在2022年保持住這一位次,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708億元,同比增長3.71%。此外,新華保險(601336)保費收入1631億元,太平人壽、人保壽險保費收入則分別為1540億元、927億元。

    作為大型壽險公司群體,壽險公司“老七家”的經營情況很大程度上體現著行業整體。從2022年總體保費收入看,這7家公司中,僅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3家增長,增速分別為6.1%、3.7%、3.6%,其余4家有不同程度下滑,壽險業的增長壓力從中可見一斑。

    相較此前幾年,2022年“老七家”保費收入實現增長的家數最少,整體增速也下滑。

    而從披露詳細數據的公司看,新單業務仍為普遍下滑。例如,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個人業務保費同比下滑10.4%;太保壽險個人客戶業務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業務保費下滑20.9%;人保壽險的長險首年保費下滑5.2%。

    國君非銀金融團隊認為,2022年12月全國多地出現疫情感染高峰以及保險公司陸續步入開門紅籌備階段,保險展業受到較大限制,制約單月保費增長。不過,居民高保本儲蓄需求,則推動去年下半年新單明顯改善。

    壽險負債端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保險公司的整體價值。上述7家大型壽險公司中,除泰康人壽外,6家都為上市系險企,其業務價值很受資本市場關注。

    國君非銀研報預計,2022年壽險行業仍然受制于行業供需錯配導致新單承壓,同時以理財險為主的產品結構價值率顯著低于重疾險,預計新業務價值(NBV)仍深度承壓。

    不過,今年情況有望改善。東吳證券(601555)非銀金融業分析師葛玉翔預計,2023年上市險企有望實現新單和價值同比正增長,走出近三年負債端陰霾。當前上市險企開門紅有序推進:國壽率先開啟開門紅,預計受感染高峰影響較??;新華保險開門紅產品陸續推出,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公司產品拉長繳費期繳,平衡規模與價值,價值保費增速顯著優于新單增速;太保壽險延續價值轉型聚焦。葛玉翔表示,感染高峰影響當月新單展業,預計開門紅超預期表現或將滯后。

    投資端牽動利潤表現

    看壽險公司經營業績,負債端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來自資產端,后者甚至更加關鍵。從2022年看,受股市、債市的輪番大幅波動影響,保險公司的投資業績也普遍承壓,大型公司的表現相對穩健,但仍低于往年均值。

    已經披露全年投資業績的非上市系公司泰康人壽,該公司2022年投資收益率為2.79%,綜合投資收益率為0.56%。這一投資收益率較行業普遍5%的投資收益精算假設存在明顯缺口。投資收益水平下滑,也對泰康人壽的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據償付能力報告數據,2022年泰康人壽初步凈利潤額為118.3億元,較2021年逾200億元的凈利潤金額出現大幅下滑。

    從2022年前三季度看,“市場波動加劇,投資收益下降”也是壽險業務占比重的上市險企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五大險企中,披露投資收益業績的中國人壽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4.03%,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7%。從盈利看,僅以財險為主的中國人保(601319)集團實現盈利增長,其他4家險企的盈利下降幅度從6%到56%不等。

    銀保監會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保險資金整體的年化總投資收益率為3.47%,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56%。

    自2022年11月以來,保險板塊迎來修復行情。葛玉翔分析,本輪保險板塊上漲核心邏輯在于資產端復蘇,長端利率是本輪壽險反彈的勝負手。

    國君非銀團隊也認為,2023年保險的機會核心在資產端,長端利率上行的預期將帶來資產端投資收益提升,利好估值修復,維持行業“增持”。

    關鍵詞:
    相關新聞
    精品毛片在线看
  • <noscript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noscript>
  • <table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table>
  • <bdo id="gii2e"><center id="gii2e"></center></bdo>